前言
日本偶像(アイドル aidoru)是与粉丝共享成长过程,特色是全面打造自己的形象,在歌唱、舞蹈、演出、搞笑等众多领域展开活动的人物。偶像的外表并不一定要非常出类拔萃,反而是比较容易亲近的存在。日本偶像并不是什么光鲜的职业,日本的有人气的艺人是叫做明星(スター star),偶像往往没什么名气,有着一些粉丝,但是知名度人气远远不及艺人。
而声优我们都熟悉,声优作为日本动画(Anime)核心的角色人设的塑造者,不可避免的的和偶像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光表象看日本声优除了配音,往往还需要歌唱,舞蹈等多种技能,为了活动还要突击舞台演出,乐器演奏等。
日本动画的核心
日本动画的核心其实不是剧情,而是人设。这是受众群体导致的,阿宅这个群体是喜欢小众但也通俗的文化,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只不过但是内心有些缺陷的人,喜欢的东西和常人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看出剧本结构设计,主旨价值导向上的问题的。但是一个能引起共鸣的虚拟人设完完全全满足了阿宅对人际交往的幻想,他会为之陷入疯狂。他会去推这个角色,XX就是天,XX单推人,我是XX党。
举一个列子,通常声优是必须会唱歌的,就算OPED不让嚎一嗓子,那么之后发售的角色歌CD肯定肯定逃不了。如果声优要唱的话,歌词、编曲全都要围绕角色设定和声优歌唱能力做调整,完全就是为了角色塑造量身定制。完全不会唱歌的声优,编曲会尽可能的简单,音唱不准还可以修。
有的声优能唱但是也受限于保持角色声线,角色声线限制了歌唱技巧。但其实只要蕴含情感,让观众听的时候感觉到情感的共鸣就好了。就和看动画一样,不是每个人都是能做出专业的音乐鉴赏,情感上的输入要远比歌唱技巧更好。富含感情的符合人设的拉个嗓子硬扯要比专业的无甚情感的公式技巧歌唱要好得多。这比较违背常识,但其实和偶像一样,目的就是为了看这个人唱,唱得好坏根本无关紧要。
偶像和声优
声优和偶像不一样,但是动画的虚拟角色和偶像本质上是一样的。
观众和偶像的互动是一种拟社会人际互动,观众认为自己和偶像的互动如同一对一的好友,然而观众必须花钱才能买到互动,偶像则必须回应花钱的观众,双方在人数、金钱、话语权等方面并不对等。研究显示,观众支持偶像的原因包括逃避现实、补偿现实生活中缺乏的社会互动和陪伴、透过同好会建立身份认同、透过将自己投射在偶像身上来满足成就感、或是被偶像娱乐表演及外貌吸引。此外,捐钱给偶像的行为时常属于冲动性购买。
本质上动画纸片人和偶像一样都是本质都是满足御宅族(おたく otaku)自身渴望陪伴,交流,身份认同的欲望,将其需求映射到虚假的人物设定和社会关系交互,通过这种情感发泄下的不理性的消费来达到爆米的目的的企划所造出的的一类东西。
声优也可以做偶像活动,参加live又唱又跳,发CD,发个人写真等等,水树奈奈,田村尤加利等等。声优的偶像化是不可避免的大势所趋。因为从根本上看,工作的本质也是相同滴,偶像活动和声优活动就是有重叠的地方。偶像也可以来给动画配音,做主役角色,甚至全员偶像,《少女歌剧》就真的让一群舞台剧演员来配音,也方便之后衍生舞台剧。
之前在泥潭看到关于“声优偶像化指的是什么”的帖子,前排老哥一针见血的指出:声优偶像化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选拔人才的时候配音能力不作为唯一标准了。
如果声优和偶像不一样,那么分界点在哪呢,毫无疑问就是配音能力:声优和偶像的分界点就是候选人的配音能力是否是企划选人时不可撼动的第一标准。
是第一标准,并不是唯一标准,现在的声优确实很多配音不是考量的第一标准了。事实上不管现在还是在十几年前也都是这样的,很会配音和会配音长得又好看的,大家都会记得后者,声优多一种优势,自然更加吃香。那最知名最吃香的声优是什么,无外乎就是专业能力极强,业内无可替代的实力派声优和配音演技好,会唱歌,会营业的全能型声优。前者受到先天因素影响,有人上下限就是非常高,甚至声线就是老天爷赏饭吃,全日本独此一家,而后者只要努力精进就能达到。摸不到别人的底,多方面扩展弥补总行吧,这何乐而不为呢。
声优偶像化最严重的地方当属偶像企划的动画了,偶像动画里专业声优和偶像声优基本是对半开,要权衡利弊得失,既要保证动画配音水平,也要兼顾Live演出水准。
动画整体配音不行就完犊子了,没有实力派配音撑起人物,人设立不起来,脚本,演出怎么救也救不回来。动画火之后Live可能要开到4th,5th,没有舞台基础的声优,就吃亏了。上的是声优培养所不是演员培育所啊,专业不对口,没有偶像声优的舞台经验带演出就跟动画一样。
声优偶像化的影响
声优偶像化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声优偶像化的在现在活跃的90后00后声优出生前就有了。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声优偶像化、大量推出与声优有关的周边。透过电台节目、OVA、活动、网络等等媒介将声优的名字作为品牌打出去,既有广告效果又可增加知名度。那个时候就不仅仅要求配音能力了,也开始要求声优本身的容貌。
声优偶像化并不是坏事,怕的是偶像“声优”化。
声优最重要就是配音能力,只要能够合格的配音给观众情感基础和共鸣就好了。声优也有配音能力的高下之分,一位声优把侧重点放在营业活动上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只要不要在配音工作上懈怠就没事。哪怕是演员,舞台声优,歌手来配音,配的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没有事。
为什么前面说怕偶像声优化,怎么又说不是本职是声优的人来配音又没有事了呢?声优的演技和演员一样是可以练的嘛,没有谁一出道就谁都会。花泽香菜童星出道,第一次配音的动画就是主役角色。第一集配音棒读,配音过程中一直再成长,后面几集虽然技巧不多,但是感情上比较到位了。
32岁花泽香菜接受专访 年轻时对自己的声音自卑
17岁替《ZEGAPAIN》的守凪了子配音,是她首次的女主角配音工作
但是当时观众给花泽香菜的配音评价并不好,还被说成是棒读(棒読み),因为她在剧中说起台词毫无感情,仿佛只是个读稿机。
「我当时被批评得很惨呢。」
「网络讨论区都狂骂我“棒读”。」
我反对并不是偶像慢慢变成声优。声优的出身五花八门、儿童演员出身、舞台剧演员出身、声优培训学校出身和偶像,演员,模特,歌手转行。这也是转行做声优这个行业诞生之日就有的传统了,我反对的是都没有接受基础的配音的培训课程就唐突的让偶像做声优的活。
大人干涉是最讨厌的,企划出资方说旗下有个艺人,是没有配音基础的歌手或者演员,来讨个角色配一下混个脸熟。这种带资入组的事不少见吧,棒读的名场面有多少就是出自这种情况。还有其他衍生,《葬送的芙莉莲》两首OP全都是索尼自己旗下的歌手,公式化作词作曲,要了老命了。
前面说过的偶像动画专业声优和偶像声优对半开,现在就是专业声优做偶像声优的活。动画制作公司要的做出一部优秀的动画,动画之外的企划不是动画制作公司考虑的,挑人当然是演技专业的声优更好。但企划方要考虑动画播出之后的事,就需要有其他技能的声优。
均一下,让专业声优捎带手学一下舞台演出就好了。要弹吉他贝斯打鼓键盘搞乐队,突击学习一样嘛。要又唱又跳搞Live,没事编舞练习一下嘛。又是演技专业,又能搞之后的活动。
这也是这些年业界在做的事,所以声优偶像化是大势所趋。上半年赛马娘剧场版 主役声优还去北海道棒球赛场 开球 中场还当啦啦队了。联名宣传都当上啦啦队了,声优当歌手,舞台演员,广播,主持又怎么了。
文章评论